近幾天閒來無事,無意中挖掘了一部有深度的電影:牧人與屠夫。我們先來談談這部影片的大意好了!(真人真事改編)

  牧人與屠夫在講的議題是:處理死刑後的心理負擔。(屠夫)

  這是一名十七歲的少年,他是一個獄卒,在他工作的第二天,應上面的要求,他幫犯人執行了絞刑。望著犯人顫抖的軀體,掙扎的雙手,他不禁嘔吐了起來。可想而知,這對他來說是多麼沉重的負荷。

  他是負責測量絞刑繩長度的人,從身高以及體重精密的測量,再算出絞繩的長度。如果絞刑繩不準確,犯人可能要過十五分鐘後歷經痛苦而死亡。面臨這個時候,他就要親手拉起絞繩再放下去,清脆的「喀擦」響起,一個生命在他手底下終結。

  無疑的,他的生活是痛苦的。更可怕的是他必須認識這些死刑犯,去見他們的親人,陪他們吃飯,讀聖經給他們聽。當他和他們培養了感情後,他必須親眼目睹他們的死亡。很長一段時間,處以絞刑的人數都是七。而七,這個可怕的數字,無限輪迴著。

  在工作的時候,他遇見了一個背景和他很像的男人,並與男人的妻子兒女見面,和男人聊天,培養關聯性(感情)。最後,男人指定他當絞死男人的絞刑人。

  一天,典獄長懷疑犯人要逃獄,其實犯人並沒有。但典獄長仍扔下毒氣彈。獄卒戴著防毒面具,下去和他們打鬥。那天的七具屍體,由這個不幸的少年運送至墓園。

  在滂沱大雨之下,他獨自將七具屍體費力地掩埋。雨水替他洗掉艷紅的血跡,他無助地望向這個世界。

  開回家的途中,他將一輛麵包車逼至了隱密處。麵包車中的人下車和他理論。當車門打開時,他彷彿聽見了絞刑門打開的聲音,他在無意識狀態中用手槍殺了車內的七個人,如同他那殘暴的工作。再將他們的屍體排得整整齊齊的。

  事後,他完完全全不記得他做了甚麼。法庭即將要判他死刑。而他的律師(男主角)經過實地演練後,洞察了事實並上演了一段精彩的辯論以及探討。最後他說了一句話做總結:「我們不能同時讓一個人當牧人與屠夫。」我認為他的意思是:不能讓養育羊兒的牧人(培養了深厚情感),同時變成屠夫宰羊,並拿去市場賣錢。這是違背人性,離棄情感的行為。

  結局是:他被改判二十年的牢獄之災,並加上心理師扶導,使他能在未來重新做人,迎向新的人生。

  我認為劊子手這個角色,本就不該由人類來擔當。沒有一個人能長期忍受內心矛盾的情緒。連軍人在戰場上殺退不認識的敵人都有心理問題,那,他們呢?這些沒有退路,有感情也有人性的獄卒呢?這些瞭解犯人後再屠宰犯人的屠夫呢?我簡直不敢相信,他們是怎麼捱過日子的。或許他們每晚都噩夢連連,輾轉難眠。耳中呼嘯著犯人悽慘的叫聲。但他們不該忍受這些,不該承受這些。他們的生命本該是完好而沒有遺憾的,是誰讓他們年輕的生命蒙上灰沉沉的霧霾?

  這部片十分精彩,也有一定深度,值得一看。

arrow
arrow

    夏雨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